国产精品久久毛片av大全日韩,图片区小说区亚洲,欧美视频第五页,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,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,黄色小视频在线看,国产精品动漫一区二区

主頁 > 學者觀點 > 本會研究員專欄 > 王一鳴

王一鳴:一季度經濟好于預期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挑戰

時間:2024-04-24 13:44 來源:經濟日報

 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.3%,實現良好開局。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第174期“經濟每月談”上,國經中心副理事長任王一鳴表示,一季度5.3%的增速,高于去年四季度5.2%的增速,也好于市場的普遍預期,在外部環境復雜性、嚴峻性、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,5.3%的增速來之不易,也為實現全年5%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奠定了基礎。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,宏觀政策要保持相應力度,對當前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,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舉措。

  王一鳴分析認為,一季度經濟增長好于預期,有幾方面原因:

  一是供給端和需求端都有明顯改善。

  從供給端來看,工業和服務業回升拉動了經濟增長。在出口回升的拉動下,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6%,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顯回升。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.3%,拉動GDP增長近2個百分點。在旅游、餐飲等加快恢復的情況下,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%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.7%,工業和服務業合計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93%。

  從需求端來看,主要是消費和投資的改善,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拉動作用。一季度消費保持穩定增長,在去年同期高基數的情況下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.7%,特別是服務消費加快恢復,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0%,線上消費保持強勁增長,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3.7%。投資增長邊際改善,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.5%,高于去年全年3%的增速,也比1-2月份4.2%的增速提高0.3個百分點。在房地產投資仍在大幅回落的情況下,投資保持穩定增長,表明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比較強勁。

  二是四大宏觀指標大體比較平衡。從經濟增長指標看,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在改善,特別是環比增長1.6%,明顯好于預期;從就業指標看,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.2%,比去年同期下降0.3個百分點;從價格指標看,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.7%,與去年基本一致;國際收支總體平衡,外貿進出口增長5%。從增長、就業、通脹、國際收支四大宏觀指標來看,總體呈現增速較快、就業改善、價格平穩、國際收支穩定的局面。

  三是經濟增長的質量有明顯改善。王一鳴表示,當前我國正處在轉方式、調結構、換動力的關鍵期。在房地產市場加快調整、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驅動的發展模式加快轉變的背景下,經濟增長的質量改善取得積極成效。

  從創新發展看,一季度,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.5%,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.4%;從協調發展看,需求結構積極改善,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.5%;從綠色發展看,可再生能源裝機保持較快增長,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8.2%和31.8%;從開放發展看,在吸引外資、擴大制度型開放等方面采取很多新舉措;從共享發展看,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.2%,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。

  “一季度經濟增長為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。”王一鳴認為,預計今年二季度GDP能夠延續一季度的較快增長態勢,即便下半年由于基數原因略有回調,全年實現5%左右的預期目標還是有條件的。

  王一鳴認為,有效需求不足,仍然是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挑戰。有效需求不足會影響居民和市場經營主體的體感溫度,再加上價格走低特別是PPI走低,會影響到企業利潤和擴大投資的動力,也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。

  在王一鳴看來,價格走低,既有生豬產能過剩消化需要時間、能源價格波動等周期性因素的影響,但更深層次的因素還有三方面:一是疫情對居民、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沖擊并沒有因疫情消退而完全消失;二是依靠擴大投資和出口的傳統發展方式慣性作用;三是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形成的需求收縮效應。

  “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,宏觀政策還要保持相應的力度,要針對當前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,采取更有針對性的舉措。”王一鳴認為。

  從政策發力點來看,財政政策要加大對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的支持力度。比如,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,釋放近3億農業轉移人口的潛在消費需求;加大對城市更新改造的投資力度,在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、“平急兩用”公共基礎設施建設、城中村改造等“三大工程”的基礎上,還可以加大對城市地下管網、城市路網、停車場、充電樁等的投資力度。同時,發揮好財政資金“四兩撥千斤”的撬動作用,通過財政投入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增加投入。與此同時,貨幣政策要與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協同。

  此外,要采取措施釋放消費需求,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,促進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;在消費領域特別是中高端服務消費領域,進一步放寬準入限制,增加有效供給,更好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、多層次的消費需求。

  王一鳴認為,當前我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,在房地產等傳統動能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減弱的情況下,培育新動能尤為重要。要順勢而為發展集成電路、智能網聯汽車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,前瞻布局人形機器人、下一代互聯網、量子信息、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,促進科技、產業、金融的良性循環,更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。同時,要避免盲目鋪攤子、泡沫化,堅持因地制宜、量力而行。

  談及下一階段支撐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,王一鳴認為,主要來自幾個方面:

  一是外部需求有改善趨向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3.1%上調至3.2%,世界貿易組織預計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2.6%,比去年有明顯改善。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3個月回升,先行指標預示著全球經濟將趨于改善。

  二是中國經濟積極因素積累增多。消費延續恢復態勢,投資在邊際改善,制造業、服務業增勢比較強勁,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出現明顯的改善跡象。

  三是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。積極的財政政策明顯加大了力度,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,將對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拉動作用。這些政策效應將在二季度和下半年進一步顯現。

  從更長期看,科技創新、產業升級、城市發展、綠色轉型等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,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