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國家數據局微信公眾號消息,6月30日,國家數據局正式發布《數字中國發展報告(2023年)》全文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。報告顯示,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整體呈現出數字中國發展基礎更加夯實、數字中國賦能效應更加凸顯、數字安全和治理體系更加完善、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更加深入四個方面,并對2024年數字中國發展前景進行展望。
報告指出,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基礎更加夯實。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步伐加快,上下聯動、橫向協同的全國數據工作體系初步形成。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擴容提速,算力總規模達到230EFLOPS,居全球第二位,存力總規模為1.2ZB。先進計算、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。高性能計算持續處于全球第一梯隊。量子計算機、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進度不斷加快。數據要素市場日趨活躍。數據生產總量達32.85ZB,同比增長22.44%,數據存儲總量達1.73ZB。
報告顯示,數字中國賦能效應更加凸顯。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%左右。累計建成62家“燈塔工廠”,占全球總數的40%。數字政府在線服務指數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水平。92.5%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“最多跑一次”。數字文化建設全面推進。數字閱讀用戶達到5.7億人,同比增長 7.55%,網文出海吸引約2.3億人。數字社會更加普惠可及。數字教育和數字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加速擴容下沉。電子社保卡用戶覆蓋全國近70%的人口。數字生態文明成色更足。全國累計建成196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,平均電能利用效率(PUE)為1.27。
報告顯示,數字安全和治理體系更加完善。以《網絡安全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《規范和促進數據跨境流動規定》為框架的數據安全制度體系基本形成。出臺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》。
報告指出,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更加深入。成功舉辦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,與14個國家共同發布《“一帶一路”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》,發起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》。“絲路電商”伙伴國增加到30個,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.38萬億元,同比增長15.6%。
展望2024年,報告指出,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,數字中國建設任務繁重艱巨,但是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數字化應用場景、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和高素質的數字人才,數字中國發展將進一步提質提速。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深度耦合發展,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新的爆發點,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,數字中國建設將與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同頻共振、協同發力,成為推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。